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我國是世界上養馬歷史較為悠久的國家之一,也是馬文化較為發達的國家之一。馬文化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核心組成部分。千百年來,炎黃子孫的精神寄托、生活、科技進步、社會發展、戰爭勝負、藝術欣賞、體育運動等都與馬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中國人至今都十分喜愛的一個詞叫“龍馬精神”,一個高高在上的精神標記,一個勤懇付出的現實伴侶,他們一起為中華文明刻上了有的氣質和靈性。
中國的馬文化由來已久,從精美的鞍具,馬球運動,馴養體型矮小的寵物馬,以馬為主的雜技活動-馬舞,近代繪畫大師徐悲鴻的國畫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國文化對馬的重視程度和緊密關系。
馬是一種速度的象征,力量與激情的可視化代表,馬蹄的清脆聲音喚醒著人們沉睡的迷蒙,桀驁的烈馬刺激著弱小者的尊嚴,那些騎乘在駿馬背上的英雄們,正回頭望著我們,望著那些被鋼材塑料皮革包裹著的駕駛員們,仿佛在問著這樣一個問題:你的熱血還能不能駕馭原始的狂野?你的情感與人類的老朋友還能不能達成共鳴?自然的天性還能不能沖破現代的藩籬,回歸到原始的本心?
草源牧業從內蒙古、新疆分別購進了300多匹良種馬,打造以馬為主題的特色“小鎮”。
友情鏈接 :